新闻动态
《来自侏罗纪的礼物》(科学微电影)提交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大赛平台
这个暑假,三个可爱的孩子带着对科学的热爱,在古生物学家的帮助下,和爸爸一起探索恐龙化石的奥秘。
今年是这三个孩子第一次参加科学微电影的拍摄,整个过程,从确定选题、故事构思、脚本编写到正式拍摄、后期配音、编辑等这一系列的工作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孩子们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家长们的配合,科学顾问的把关,一部童真童趣的影片展现在大家眼前,孩子们你们太棒了!
我们要给这部科学微电影的主演小丁同学、丁爸爸、甜甜和汪洋同学点个大大的“赞”,大家总能在开机“3、2、1 Action”后,马上进入情境,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但是当影片的样片出来后,我们觉得并没有达到预期所想的效果,一轮轮的修改细节,补拍完善相关科学点,重拍部分表演不过关的镜头,最后配上音乐时,让我们兴奋不已!在音乐的烘托下,作品的表现力增强,我们不禁感叹音乐对一部影片的重要性!
本部视频作品在10月份大赛结束后,会提供观看传播渠道,先让我们通过文字来了解一下影片吧!
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来自侏罗纪的礼物
作品类别:科学微电影
作品关键词:恐龙化石形成过程 、矿物质、发生置换、骨骼孔隙
作品科学性介绍:恐龙死后被迅速掩埋,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恐龙骨骼中的有机物质在埋藏后慢慢消失了,骨骼孔隙被周围的矿物质填充,成分已通过置换与周 围岩石基本一致。因为骨头中的成分会被地下的矿物成分所取代,因此恐龙化石不再是骨头,而变成了石头。
故事主线:
1、孩子们探究恐龙化石到底是骨头还是石头,科普恐龙的相关的知识。
2、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从原本的不理解爸爸的工作到崇拜爸爸,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像爸爸一样的古生物工作者。
确定选题后,去地质博物馆调研
大家一起讨论脚本
孩子们思考修改脚本
恐龙馆里的拍摄,孩子们很投入
认真的小群演(感谢六安路小学、海棠小学的小群演们)
古生物学家带领我们一起研究恐龙化石
妈妈和老师做灯光师~
爸爸的小恐龙~
后期配音~
特别感谢安徽古生物化石研究所任博、黃博、胡主任、齐工对本作品的大力支持!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拍摄心得吧!
《来自侏罗纪的礼物》拍摄感想
丁少杰
今年暑假,我参加科学微电影的拍摄,电影的名字叫《来自侏罗纪的礼物》,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拍摄科学微电影,很兴奋,也很新奇。原来以为,这很简单,但经过这一次尝试才知道,原来拍一部短片也是这么难。
刚开始还没有开拍的时候,老师就组织我们几个小朋友一起讨论很多次,经过激烈的讨论,构思好了整个故事情节,同时也写好了脚本,并把每个人对应的角色确定了下来。
拍摄的时候,要换不同的场景,而且拍摄时并不是按原有的顺序来拍的,有的时候,还要穿不同的衣服,以免到时候穿帮,比如说现在拍的是场景一,是其中一天的衣服,然后又拍场景五,如果是另外一天,那就要换另一套衣服。同时每拍一件事情,都要换不同的角度来拍,有远景、近景等。
拍摄好素材以后,后面还要经过整理、剪辑、配音等步骤,我们拍了几天的片子,只能编制成几分钟的小短片!
通过这一次拍摄,我还总结了一些小经验呢:比如拍摄的时候不可以看台词,也不能瞟镜头,比如说台词的时候,不能像背书一样,要自然一点等等。
经过几天的紧张拍摄,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真的很难,就像有人说过,一个成功的夜晚,背后有多少个不眠之夜。
我的第一部科学微电影《来自侏罗纪的礼物》
余汪洋
愉快的暑假到来啦,妈妈跟我说,这次暑假有个特别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拍摄一部科学微电影,而且和我非常喜爱的恐龙有关系呢。
我的搭档是丁少杰和唐慕娴,我们早就是好朋友了,这次又能在一起拍微电影真是太好了。在开始拍摄之前,郑老师让我们根据脚本进行了排演,这部微电影说的是丁少杰爸爸是个考古工作者,平时很忙,没有时间陪丁少杰,丁少杰不理解爸爸,也不喜欢关于恐龙和化石的知识。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关于恐龙化石到底是石头还是骨头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完成,丁少杰、我和甜甜成为了一组,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丁少杰慢慢的爱上了恐龙化石,并且开始崇拜起爸爸了。
我演的是丁少杰的好朋友余汪洋,原本就是一个恐龙迷。这次,我们主要选择了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和丁少杰家作为拍摄场地,虽然在拍摄的两天里,天气很炎热,但是我们都很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场景的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我除了学会了表演,还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恐龙的知识,比如恐龙化石是很多年前恐龙的骨头埋在土地里,进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恐龙骨头里的成分被地里的矿物质成分所取代,最后形成的化石。
另外,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自己说的一句话:“齐叔叔,这个恐龙蛋是怎么修复的呢?”齐叔叔是真正的古生物工作者,他跟我科普了用哪些工具修复恐龙化石以及怎么修复恐龙蛋化石。
拍摄结束了,虽然郑老师说,这部微电影只有七八分钟,但是我们和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努力。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科学微电影《来自侏罗纪的礼物》拍后感
唐慕娴
《来自侏罗纪的礼物》这部作品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拍摄微电影的成果,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我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老师们辛勤的保障工作。当拍摄小组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在人员分工,对微电影的拍摄方法、技巧以及对于整个影片的发展脉络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疑问,毕竟我们是第一次拍摄微电影,恐龙的专业知识迫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学习和讨论,在与老师们、同学们的不断的思想碰撞、意见交流后,我们渐渐明晰了拍摄的方向,并最终顺利完成了这次拍摄任务。在影片拍摄阶段,我们和电影拍摄场地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感觉这是除影片拍摄外的另一份特别收获。他们为我们这次微电影的拍摄提供的特别的帮助,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恐龙的发掘对于地球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也从恐龙灭绝的历史进程中增强了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
在这部微电影的初步构思和讨论阶段,我们与老师们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力图寻找在我们身边所了解的恐龙知识,并把知识汇集起来运用到这次拍摄当中。在我们反复讨论之后,我们把影片的主人公锁定在了品学兼优的丁少杰同学身上。在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与沟通后,确定了以主要表现他日常学习,课余生活这两个方面进行影片素材拍摄,拍摄的过程中我、余汪洋、丁少杰三位同学分别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化石修复室、家庭等一些场地拍摄,以恐龙化石发掘为主题,讲述了三个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充满活力的小学生对恐龙化石产生兴趣的故事。在取材、拍摄、演员分配中,我们三个分工明确,积极参与拍摄,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为这次微电影贡献一份力量。因为我们还是小学生,几乎是第一次接触微电影的表演,有较大难度的挑战,我们只能边学习边摸索,并且平常我们还有课程要学习,我们在一起牺牲休息时间,一起商讨并对微电影进行拍摄。充分体现出每一位同学为本次微电影的积极性,体现了大家的凝聚力。
我觉得这次拍摄培养了我们的各方面能力,扩宽视野,每位同学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这次拍摄让大家真正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增进了老师们、同学们的感情,每个人都有一份深刻的收获与体会。与老师们、同学们一起拍一部微电影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